中共中央、國務院最近出臺了《關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上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體現和重要舉措,是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對就業領域改革任務部署的落實落細。《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指導思想、總體方略,明確了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內涵和工作任務,提出了重點工作的方向和具體政策舉措。《意見》的貫徹實施有利于深化就業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加強領導和組織保障,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形成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工作機制和強大合力。
一、《意見》進一步明確了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指導思想,是我國就業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迭代升級
《意見》旗幟鮮明地指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體現了以新時代黨的思想建設的最新成果武裝和動員全社會力量關心關注就業問題的總要求。始終堅持黨對就業工作的領導,體現了就業作為最基本民生,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事關國家長治久安的特殊重要性和意義。要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于就業工作的基本觀點和原理、基本立場和原則、科學的方法論,貫穿到就業工作的全領域全過程,以此作為指導和檢驗就業工作、評價和推動就業發展的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就業工作的本質內涵、發展規律、成功經驗、面臨形勢、主要矛盾、發展目標、戰略規劃、工作思路等進行了系統的闡述。《意見》的出臺實施,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就業工作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觀點、新思路和新要求的具體落實,是新時代新階段關于就業工作新定位、新使命在政策和實踐層面的具體體現。
同時,《意見》的出臺實施是應對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就業面臨形勢和任務的又一次政策升級。黨和國家一直高度重視就業問題,在經濟社會不同發展階段,根據當時階段特征和突出矛盾問題,不斷創新就業方針、豐富就業政策、完善服務體系,以適應就業形勢任務要求,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實現就業發展目標。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矛盾轉化,勞動力市場出現新的變化,就業發展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勞動力供給從增量模式向存量模式轉換、就業矛盾以總量問題為主向總量壓力持續與結構問題日益突出并存轉換,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引致勞動力市場需求發生重要結構性變化,勞動要素投入從低技能低成本向高素質高人力資本需求轉換,勞動者就業要求從“有沒有工作”向“工作好不好”轉變,就業觀念從“保飯碗”向“求發展”轉變。為適應這種形勢變化和任務需要,滿足廣大勞動者預期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黨和政府適時調整就業工作目標,改革就業體制機制,創新完善就業政策服務。《意見》出臺是我國就業政策體系又一次重大的迭代升級,在政策目標、政策功能、政策思路、政策內容、政策實施保障等方面都有了許多新的突破,在一定意義上標志著我國就業政策發展進入新的階段。
二、《意見》明確提出了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總體方略和行動框架
《意見》根據新的形勢和目標任務要求,明確提出了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總體方略和行動框架。要求繼續堅持全面貫徹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要充分調動和發揮政府、企業、社會、勞動者等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形成促進就業的合力。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尤其是注重激發各類市場經營主體活力,發揮其在吸納和擴大就業的主渠道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特別是發揮好政府在促進就業創業方面的宏觀調控、規劃制定、政策協同、資源整合、公共服務、兜底保障等方面的功能;要充分尊重勞動者主體地位,發揮勞動者積極性,培育崇尚勞動精神,引導勞動者自主合理擇業,鼓勵勞動者創新創業。
《意見》提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總體思路框架,即“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基礎,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為引領,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為抓手,以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為著力點,以深化就業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以不發生規模性失業風險為底線”,這“六個以”從夯實發展基礎、突出戰略引領、強化政策抓手,再到解決主要矛盾、激發改革動力和加強風險防范,形成了邏輯完整、路線清晰的總體布局、工作思路和行動框架。
圍繞“六個以”,《意見》進一步深化細化實化了一系列具體的改革舉措,為推進就業體制機制改革、做好就業工作提供了指引和參照。比如,要堅持在發展中擴大就業。實現就業增長既取決于經濟發展速度,也取決于經濟發展方式,我國資源稟賦的顯著特點是人力資源豐富,因此需要選擇最大化吸納就業的發展方式。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加自覺地把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提高發展的就業帶動力;要強化重大政策、重大項目、重大生產力布局對就業影響的評估,推動財政、貨幣、投資、消費、產業、區域等政策與就業政策協調聯動、同向發力,構建就業友好型發展方式;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數字經濟、綠色經濟、銀發經濟等新動能,持續促進就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又如,要守住不發生規模性失業風險的底線。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復雜國內外形勢,不確定性增加,引致失業風險的潛在因素仍然很多,要堅持發展與安全并重,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風險意識,不斷完善應對規模性失業風險的防范化解機制,加強監測預警、政策儲備,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妥善應對就業領域重大風險挑戰,守住不發生規模性失業風險底線,這是保障我國就業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三、《意見》進一步明確了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內涵及評價體系
《意見》的另一重要特點是進一步明確了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具體內涵和評價體系,深化了對高質量充分就業含義的認識理解,實現了將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從“概念”到“圖紙”的轉變。《意見》首先從宏觀層面明確高質量充分就業要逐步形成“就業機會充分、就業環境公平、就業結構優化、人崗匹配高效、勞動關系和諧”的宏觀局面;從微觀層面明確了推動實現勞動者“工作穩定、收入合理、保障可靠、職業安全,不斷增強廣大勞動者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目標使命。
《意見》從宏觀和微觀角度提出的“5+4”的高質量充分就業評價維度,既包括了體現“量”方面的評價指標,如“就業機會”等;也有體現“效”方面的指標,如“結構優化”“人崗匹配”等;更多的則是體現“質”的方面的評價指標,如“環境公平”“收入合理”“保障可靠”“職業安全”。既有反映經濟價值、社會意義方面評價,也有個體獲得方面的指標;既反映了公共部門的職能、也反映市場主體的訴求以及勞動者的愿望。總體上看,《意見》關于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內涵闡述與評價維度,既考慮到高質量充分就業內涵的全面性、系統性、邏輯性,也重點突出了對就業質量的高度重視。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在就業工作中突出重視促進就業質量提升,《意見》也再次明確要持續促進就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看,并在語序上將“質的有效提升”置于“量的合理增長”之前。既是符合經濟社會整體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應有之義,是回應廣大人民群眾追求高質量就業的關切,也體現了就業工作以“質的有效提升”引領就業轉型,促進量的增長,從破解“有活沒人干”入手解決“有人沒活干”問題的內在要求。
《意見》在提出高質量充分就業評價維度的同時,也進一步明確要建立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的統計監測體系、適時開展高質量充分就業評估的任務,在具體工作安排和部署上加快推進評價機制的形成和作用發揮。
四、《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工作的重點方向、具體任務和政策舉措。
圍繞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目標,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努力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意見》立足我國就業基本情況和特點,進一步明確了就業工作的重點方向、具體任務。包括城鎮就業穩定增長,有效控制失業水平,保持勞動參與率基本穩定,加快塑造現代化人力資源,完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穩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斷擴大是社會保障覆蓋面,有效維護勞動者就業權益等等。這些目標任務,都是立足當前我國就業實際情況和特點,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高質量充分就業目標要求提出,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問題導向性。比如在就業增長方面,從我國目前農村、農業領域就業規模大、占比高的特點出發,結合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和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實現勞動力從農村農業向生產效率更高的經濟部門轉移,《意見》提出要實現城鎮就業穩定增長的目標任務。又如,從我國人口和勞動力規模逐步下降、人口老齡化加速、人口教育素質水平明顯提升,但低教育技能水平勞動者規模大占比高、總體人力資本仍然偏低等特點出發,《意見》明確提出了要穩定勞動參與率、加速塑造現代人力資源的任務要求,在促進就業與經濟良性互動中,為實現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再如,針對當前勞動收入占比低,缺乏穩定增長和有效調節機制,收入分配差距顯著、中低收入群體規模大,勞動就業權益和社會保障存在短板等問題,《意見》明確提出穩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斷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有效維護勞動者就業權益等提升就業質量的目標任務。針對重點任務和重點工作,《意見》系統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很有針對性、創新性的具體舉措,著力解決當前就業工作中的突出短板、痛點和難點,深化體制機制性問題改革,為開拓就業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改革動力和政策支撐。
比如,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就業促進協調聯動方面,《意見》突出支持各類經營主體穩崗擴崗,要求發揮國有企業就業引領作用,綜合運用財政支持、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社會保障等政策,引導各類主體更好履行穩崗擴崗的社會責任,對就業示范效應好的經營主體,優先保障建設用地計劃、優先提供用工支持服務;在培育就業擴容提質新動能方面,《意見》提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要增加綠色就業機會,積極發展綠色產業,推動綠色發展和就業增長協同增效。
在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方面,《意見》提出要統籌抓好教育、培訓和就業,對高等學校就業質量不高的專業試行紅黃牌提示制度;要將職業生涯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養全過程,推動普通高中階段開展職業啟蒙、職業認知和職業體驗;充分發揮企業作為職業技能培訓主體作用,允許企業利用職工教育經費建立職業學校和技工院校;要進一步優化健全自主創業靈活就業保障制度。
在健全精準高效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方面,《意見》提出堅持推動就業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廣覆蓋、用人主體廣惠及、就業創業全貫通;建立全國統一的就業信息資源庫,推出全國就業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就業事項一體化辦理等等。
在提升勞動者就業權益保障水平方面,《意見》突出保障平等就業權利,健全就業歧視救濟機制,保障婦女就業合法權益,構建生育友好的就業環境;推動企業依法保障勞動者取得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等合法權益;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推動用人單位及職工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會保障制度。
在凝聚就業工作合力方面,《意見》強調,要將就業工作作為縣以上黨政領導班子績效考核重要內容、按規定開展就業工作表彰。要研究完善就業促進、反就業歧視相關法律法規;加快構建中國就業理論體系,加強就業理論研究和咨詢智庫建設;強化就業領域國際合作,建立常態化對話機制,提升我國在就業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等。
這一系列政策措施是站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聚焦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新目標提出,它充分體現了就業事業改革發展的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和底線思維,對保障我國具有鮮明特色的就業發展之路行穩致遠將發揮重要的積極作用。(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 莫榮)
文章來源: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